特斯拉將面臨困境 小米進軍歐洲電動車市場
中國科技巨頭小米近年積極跨足汽車領域,並迅速在中國市場建立起強大聲勢。根據最新消息,小米計畫於2027年正式進軍歐洲電動車市場,與目前市佔領先的特斯拉和比亞迪正面交鋒。這不僅代表小米在汽車產業的野心,也可能對歐洲電動車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隨著小米車系日益豐富,其以高性價比打動市場的策略,恐將成為Tesla在歐洲的重大威脅。

僅僅兩年前,小米尚未踏入車輛生產領域,如今其旗下的SU7電動轎車與YU7電動休旅車均已上市並廣受好評。根據數據,小米2025年第二季共交付81,302輛車,半年總銷量達157,000輛,展現出驚人的成長曲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YU7產能逐漸穩定,交車速度將持續上升。儘管在初期投資期內,小米車部門於最新財報中仍虧損人民幣3億元(約台幣12.6億元),但創辦人雷軍表示,汽車部門預計將於2025年下半年轉虧為盈。這顯示小米對該產業有長遠規劃與信心,也意味著未來投資回報可期。
為了順利打入歐洲市場,小米已著手設立歐洲研發中心,並積極延攬國際人才。據報導,小米已聘請多位曾服務於BMW、Williams與Sauber F1車隊的專業技術人員。其中,Rudolf Dittrich、Dusan Sarac及Jannis Hellwig等人將擔任關鍵職位,協助小米開發符合歐洲法規與消費者期待的電動車產品。雖然小米尚未透露將於歐洲首推哪款車型,但預計SU7與YU7都將進入該市場。除此之外,小米正在開發第三款新車YU9,這款大型休旅車採用增程式油電混合動力架構,配備1.5升渦輪增壓引擎與雙電動馬達,將提供更長的續航與大空間設計,符合歐洲市場對家庭SUV的偏好。
歐洲電動車市場雖然競爭激烈,但小米的加入勢必激起新的波瀾。不同於特斯拉聚焦高級市場,小米擅長以技術與成本優勢打造中高階車型,其「高科技+高性價比」的策略或將吸引大量消費者。尤其歐洲正面臨電動車普及與能源轉型雙重挑戰,小米的產品若能提供價格優勢與科技質感兼具的選項,勢必會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此外,小米手機與智慧裝置在歐洲已擁有一定品牌知名度,這將為其電動車導入創造良好品牌基礎。若未來能實現軟硬體整合與智慧座艙的創新,小米有望打造出獨特的客戶體驗,進一步挑戰Tesla的市場地位。隨著2027年的日益臨近,歐洲電動車市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而小米無疑是那位來勢洶洶的新挑戰者。


《原文詳見:CARTURE 車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