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 Hero或許並不是永遠都盛大登場?從基層角度看KYMCO K1的重要性與隱藏優勢!
看著Kymco與SYM兩陽之間的銷量龍頭爭奪,從39,800元的銷售戰開始再到兩方國民車大比拼,KYMCO光陽GP 125、大地名流與Many LED的傾巢而出,相對應的則是三陽新舊迪爵、Woo和CLBCU的車款與價格抗戰,而在明面上比較暫時告一段落之後,KYMCO卻又在9月發表會中推出全新車款K1並同樣主打通勤用車,到底是機海策略再現江湖還是實際車款真的有看頭?比起原廠怎麼說、聽聽第一線經銷商的分享或許更加有感⋯⋯。

通勤車本質
到底什麼是國民車、通勤車?普遍認為應該具備的有輕鬆好騎、保養方便花費相對低廉、動力適中且置物機能便利等選項,在一定價格帶中消費者更會傾向品牌規模、印象與CP值等考量而做出選擇,從數據來看,KYMCO K1的三車型基本重量約為110kg,車長1,810mm設定下有著265mm的腳踏空間、680mm的座墊與平整化後更方便使用的車廂,最大馬力9.8ps的輸出同時也以61.8km/L的平均量測油耗取得一級能耗認證,在目前應用優惠方案後座落於6萬中後半段的車款來看可以說是相當平均的選項,但KYMCO K1不僅要先跟自家車款比拼、對外還有SYM全新迪爵這個狠角色,從數據規格看?不如看看第一線打拼面對消費者的經銷商怎麼說。


產品區隔
最直接的問題或許是:「同樣KYMCO到底該選K1還是大地名流?」以價格相近的兩車款來看,大地名流更適合單趟較短程且更多數為單人騎乘的使用情境,自家周遭到市場買菜、附近跟鄰居串門子或者午餐晚餐買個便當,又或者是幸福上班族出門到公司只要5分10分鐘,大地名流滿足基礎用車且價格更有優勢;反過來說,單趟通勤里程較長、更多雙載情境且需要更多置物方面的機能便利性,K1的車廂、腳踏、長座墊等特色能夠顯著發揮,同時Green Power II引擎全新調校與德國Continental噴射系統的精準設定,61.8km/L優異的油耗表現外加6.4L更大的油箱容量,K1明顯更偏向單次更長里程的使用與更多的騎乘負載,還在思考兩台車差在哪裡、到底該怎麼選嗎?這裡看完肯定是一清二楚吧!


潛在王者?
問題來了,自家搞定後面對的是外部敵人的攻勢、KYMCO K1又贏在哪些層面?
從動力規格或者是鄉民們最愛比的引擎來看,KYMCO K1用的是接近新豪邁SZ25引擎族版本進行優化的Green Power II系統、最大馬力9.8ps而平均量測油耗為61.8km/L,直接對手SYM全新迪爵的EnMIS雙火星塞引擎則在峰值輸出9.65ps條件下寫下人均稱不可思議的平均量測油耗63.9km/L,但實際上看來兩者並沒有差距太遠,以能源局計算標準來看兩車的預估耗油量差額換算實際油價每年更是僅差不到100元,真的會以能源效率作為新車考量重要選項?差不多的油耗不如選油箱大一點的(KYMCO K1油箱容量6.2L,SYM全新迪爵5.5L)、兩週加一次油或者一週加一次之類都還更有感一些。

再考量到用車體驗,偏向低轉更充沛扭力輸出的KYMCO K1在起步第一拍的表現基本維持過去KYMCO車款一貫調性而更為直接,在面對起步動力偏輕巧的SYM全新迪爵時就會展現個性上的顯著差異,對比一般人以平順為主差異「或許」尚可接受,但以現今新車銷售佔比不小的外送產業為例,爭分奪秒的派單與盡可能縮短點到點間移動的耗時,常常綠燈就是全油門信號、短暫移動遇到紅燈後又是再次的起步全油門,這類用車需求誰比較佔優?或許不用太多說。

另一個日常用車所追求的重點配備—制動系統,過去SYM強調CBS 2.0而在全新迪爵車款上所採用的則是前碟後鼓與前後鼓煞兩個版本,如今在KYMCO K1上則採取全新研發iCBS作為頂規版本安全配備,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CBS 2.0是以固定比例的方式追求理想前4後6的制動力道配比,KYMCO認為在不同騎乘情境下應當有不同的前後比例以維持更有效的煞車效果與更短的煞停距離,為此以接近一倍多的成本開發出可變比例的iCBS前後煞車連動模組,由後輪煞車為出發點並視施加於煞車拉桿的力道逐漸提高比例、最高提升至47:53的組合下不僅能相較傳統固定比例的CBS縮短12%的煞停距離(60km/h-0km/h),也因為以後煞車為主軸逐漸改變前後力比、降低了重心瞬間往前讓後輪負重減少所導致後輪鎖死的發生機率,從安全考量來看也像是更新世代的技術而提供更好的輔助效果,可以說都追求頂規車型來看、KYMCO K1的iCBS有著新科技的領先而多了點意思。

當然也會有人說:「都是平價代步車、比那麼多有意思嗎?」實際上現代人的購物思維往往圍繞著CP值迷思,不考慮所謂越低價東西越豪華的奧客思維的話,本來就是先挑自己預算區間、價格帶內選最適組合方才合理,同品牌產品線的差異或許相對明確,但考量到像KYMCO K1與SYM全新迪爵的高手過招,幾乎相同的車身幾何數據,前者看來更多在LED頭燈、後雙避震與更細膩的iCBS前後煞車連動機制,引擎表現或可說不相伯仲但個性有差、K1更適合喜歡起步動力充沛的騎士,而要去計較5,000km或10,000km換一顆火星塞或者兩顆到底誰比較划算?

老實說一個一兩百元的東西還不如去想這禮拜能多喝幾杯珍奶比較實際,因為更重要的是:「車是拿來騎的、不是拿來嘴或者鍵盤比高低的。」在與第一線經銷商老闆的對談中得知,過去一年多的銷售表現KYMCO確實受到市場喜好影響,但早在兩三年前甚至更久、KYMCO就已經逐漸意識到消費市場的轉變並且更廣泛地接納第一線經銷的回饋用於新車研發,舉凡置物空間的規劃、車輛配備的組合或者車款個性的調校,旗艦車款比的是性能但銷量大宗的平價車款更重要的是市場接受度,哪台車能做的比較友善?同樣價格內綜合CP值高而且多獲得的體驗是真正日常有感?當來自基層的聲音表示他們願意推行一款車是因為信心十足且真心認可產品力強大的時候,那台車就是真的能選擇的,對KYMCO而言?經銷商表示K1真的可以、不管它是不是最高價或者最特別!
這篇文章 Super Hero或許並不是永遠都盛大登場?從基層角度看KYMCO K1的重要性與隱藏優勢! 最早出現於 SanjiNoir 黑侍樂讀。